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

最愛:一生只為一段情





男人和女人最大的不同,就在面對關鍵時刻,男人會選擇沈默忍耐,適當的時機才再出手,但是女人會當下情緒失控,並且暴跳如雷,於是大局的決策權,就拱手讓給別人了。歷史上我們可以看見多少男人,願意忍辱負重、苟且偷生,但是卻看不到幾個女人有這般氣度,如果女人們能夠適度控制自己的情緒,想必能得到「鐵娘子」的稱號,就不只是柴契爾夫人(The Rt Hon. Margaret Thatcher)一人而已。

電影「最愛」之中,展示截然不同的兩種女人典型,一是為愛情盲目衝動,不顧一切的繆騫人,而另一個,則是只在乎曾經擁有,一生只為一段情的張艾嘉。林子祥是個事業有成的律師,繆騫人則由於家人介紹,輾轉成為他的秘書,兩人很快訂婚;張艾嘉是繆騫人的好朋友,兩人之間無話不談,沒有秘密。雖然沒有太多相處的時間,但林子祥遇到張艾嘉時,雖然已經和繆騫人訂婚,但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,在兩個女人之間,他顯得有點無所適從。



林子祥比較喜歡張艾嘉,但是和繆騫人的關係已然成定局,即使和張艾嘉兩情相悅,情投意合,最終還是擋不住現實的殘酷,只能怪彼此相見恨晚。最後繆騫人如願和林子祥結婚,兩人生下一個女兒,而張艾嘉也在他們婚後不久,火速嫁給先前繆騫人母親的主治醫師,年紀已經很大,還是個鰥夫的甘醫生。兩個女人在差不多的時間懷孕,肚子大得連擁抱都很吃力,是電影中一段很微妙的笑點。

張艾嘉的女兒叫林子祥乾爹,但是兩個人的曖昧關係,從婚前延續到婚後,即使沒什麼具體的作為,但是依舊讓善妒的繆騫人,為此非常光火,就連甘醫生的喪禮,都看得到林子祥對張艾嘉的情深意重。也因此繆騫人不止一次,試圖打斷兩個人的關係,甚至不惜用計,破壞兩人間的信任。張艾嘉一直忍辱負重,直到林子祥過世之後,兩個女人閒談敘舊時,才將事實的真相公諸於世。雖然一生感情充滿遺憾,但是卻擁有最值得珍藏的紀念。



張艾嘉的導演作品鮮少被認真地討論,但是她是個聰明的創作者,非常擅長,遊走在道德邊緣,站在最爭議的角度看世界的女性導演。從「新同居時代」的一夜情焦慮,「心動」的雙性戀情結,到「20 30 40」概括女性整體情感問題的討論,都是兼具娛樂和道德議題的作品。近期的創作「諸神的黃昏」,試圖擺脫明星組合,想要加深對社會的關懷,但是這樣的張艾嘉,似乎就少掉電影操作的明快和輕巧的魅力。當然新寫實主義和新浪潮電影,固然有其經典的地位,但是觀眾最需要的,還是能夠從電影中找到一點共鳴,能夠從殘酷的現實,找到一絲存在的價值和希望。張艾嘉是個不易見的多棲影人,該怎麼評價,要怎麼定位,不妨直接了當,不要等她真的拍不動了才來討論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